检测公司屡屡造假检测报告?法律责任有…


发布时间:2023-03-09 16:50:01 浏览量 1468 views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woce.com/news/71264.html
摘要: 检测公司屡屡造假检测报告?法律责任有…

近日,内蒙古警方发布警情通报,内蒙古赛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因核酸检测结果造假被立案侦查,涉事公司负责人及员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其实,各类检测报告造假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深圳本地就发生过……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8月25日,深圳市监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线索在某工业园对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存档的检测报告中,有8份涉嫌虚假检测。

2022年11月,市监局依据《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罚款,并撤销该公司资质认定证书。

除了在深圳本地,在其他地方多个专业检测领域,检测公司因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受到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事例也并不鲜见……

在药品检测领域:

根据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2022年4月公布的信息,云南某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实验室数据造假的方式,伪造虚假药品检验报告书119份,涉案金额高达22.6709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对该企业并处罚款人民币100万元,同时对相关人员罚款4万元。

在机动车检测领域:

从广西桂林市场监管局官网了解到,监管部门发现广西某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分别存在出具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违法行为。

该局依据《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上述两家公司作出行政处罚,责令上述两家公司限期改正,同时处以3万元罚款。

或许有人会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是不是只会受到行政处罚,交点罚款、“认个错”就可以了?

答案是否定的!

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像下面这起案件的当事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广东某环检测技术股份发有限公司自2020年开始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出具了3000份左右的环境监测报告,其中弄虚作假近100份。

2022年6月,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该公司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该公司相关人员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或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至1年9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除了规范各个专业领域的行政法规,在国家层面有哪些需要我们知晓的法律规定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重点了解一下“虚假证明文件罪”。

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进行了重要修改,为证券市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专业领域的违法行为划定高压线,不给虚假检测报告留下任何空间。

法律链接:

第二百二十九条【虚假证明文件罪】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款规定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温馨提示:

证明文件贵在真实。每一份实实在在反映真实情况的检测报告都是我们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参考,如果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失真失实,有赖于报告内容所作出的判断决策也将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

对于出具专业报告的检测公司,确保检测报告真实准确,是对检测机构本身最基本的要求。这不仅对影响了公司自身发展,对整个检测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信字当先,诚信经营才是正道。


对于使用检测报告的每一个人,切勿图一时便利而向不法分子购买虚假检测报告。由于一己之私造成严重后果,因小失大,被追究法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更是得不偿失。


编辑:找我测

关键词 : 检测 造假

文章来源: 罗湖检察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于 2023-03-09 16:50:01,由 找我测 编辑发表 。

找我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找我测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找我测”,转载请必须注明“来源:找我测,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管理员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 service@zhaowoce.com 邮箱。

热门标签更多...